从本质上来说,联想其实是一家披着科技外衣的贸易公司,至少在技术研发这件事上,它就表现的不太像一家科技公司。这家公司2006-2015财年的财报显示,过去十个财年,联想仅2015财年的研发支出占了整体收入的2.6%,其余年份均低于1.9%。连续十年,联想累计投入的研发成本一共44.05 亿美元,尚不及华为去年一年的研发支出。
最近,更有联想内部人士爆料称,“有时候,联想的研发支出还比不上从政府申请到的研发项目补贴”。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如此低的研发投入确实有点说不过去,至少也不能拿着政府的研发补贴不干事。关于联想是如何从一家科技公司“沦为”贸易公司的前因后果,还得从当年的“柳倪之争”说起。1991年,全球计算机产业掀起了一阵“黑色风暴”,数以百计的电脑厂商面临亏损和倒闭,联想也受到了这股风暴的冲击。1994年,联想遭遇到了最困难的时期,公司两大核心人物柳传志和倪光南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总工程师倪光南主张走技术路线,选择芯片为主攻方向;而总裁柳传志则主张发挥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以低价的自主品牌产品去抢占市场。
最终,这场“柳倪之争”以倪光南退出联想、柳传志胜出而告终,联想也从此奠定了以贸易、制造、技术为次序的管理模式。在摆脱了倪光南的“束缚”后,联想开始在市场和营销上一路狂奔。1994年,柳传志任命杨元庆为联想公司总经理,在后者的带领下,当年联想电脑的销量跻身中国市场前三名,杨元庆也因此被誉为“销售奇才”。
这场以“市场派”最终胜出的决斗对联想影响至深。十几年后,“市场为先”的理念已经在联想心中根深蒂固,而技术则被它们抛在了脑后。我们可以通过当年联想研发人员的一句自嘲来理解技术是如何在这家科技公司中没落的,“倪院士离开联想,我们一下子年轻了很多。以前是爷爷,现在变成了孙子”。
从那以后,技术人员在联想内部开始逐渐被边缘化。目前联想的运营模式是一切以销售为主导,产品规划也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制定的,一般是什么最火就做什么。在整个环节中,研发处于最底层,基本上是根据销售人员的需求而提供技术支持,企业的激励机制跟研发也没什么关系。
这种模式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抑止了技术的创新。因为如果销售没有提出新的计划,研发团队就没法去做新产品,这相当不利用于研发人员的成长。据上述联想内部人士透露,“目前联想依然有不少当初招来的高材生级别的研发人员,但他们都没有了当初的灵性,没有了创新的能力,不告诉他们具体做什么,大部分人都会手足无措”。
这种抑止技术所带来的弊端最终也体现了在产品上。尤其是在智能手机上,联想始终没有清晰的产品策略,从最初的高端定位再到后面的机海战术,基本上是根据市场和友商制定的,产品从硬件到软件也毫无独到之处。可以说,联想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没落,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忽视了技术和研发,从而导致产品竞争力跟不上。
而另外一家国产厂商华为在研发投入上则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2014年,华为研发投入408亿元人民币(66亿美元),占当年营收14.2%;2015年研发投入约500亿美元,占营收12.8%。过去十年,这家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累计超过了1900亿元人民币(307亿美元)。华为能够在2015年手机市场增速放缓的环境下卖出1亿部手机,并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手机厂商,部分原因便是多年来的技术积累。
当然并不是说“市场驱动型”公司并不好,毕竟在柳传志的带领下,联想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PC厂商。虽然这家公司在研发投入上很少,但它们把钱花在了市场战略上,比如通过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摩托罗拉移动业务,使其在全球PC和手机市场上仍保持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优势。不过问题是当“技术驱动型”公司逐渐崛起后,这种靠市场战略赢得的优势还能保持多久就不好说了。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