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时间的感知,其实很容易被操控。网络信号不佳的时候,看起来再有意思的标题,如果等上五秒还没加载出页面,大部分的人可能也就去干别的事了。不过,在你感觉打开这篇文章等待了五秒的时候,实际上花的时间可能只有两秒,也有可能你为它等待了更长的时间。
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科学教授大卫·因格曼David Eagleman指出,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其实很容易被操控。“你的情感状态、当时的周边环境甚至是耳机里正在听的音乐,都可能影响你正在下载文件的速度,是真的很快还是感觉很快。”
香港科技大学和内华达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在五秒左右的短时等待中,那些设计师花尽心思的加载动画,反而可能让人觉得等待时间更长。
有一些加载动画因为太过常见,人们在看到它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觉得要等很久。比如苹果手机上最常见的纺纱动画(就是那个不断转圈的小雏菊)一跳出来,就感觉要等到天荒地老。
(这个旋转的符号,已经成为等待的代名词)
即使如此,设计师也不会在用户等待的时候奉上一个完全空白的页面:那样只会让人觉得网络状况出了问题,直接放弃等待。
“如果说不确定性是一种疾病,信息就是最好的治愈。”前微软研究院史蒂夫·肖在《设计与工程时间》一书中写道。长期以来人们的共识是,即使只是放上一个最简单的缓慢补上的圆环,也比令用户毫无目标的等待要好一些。
即使有些设计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交互设计师们仍然没有停止尝试。
比如,在苹果写给应用开发者的iOS人机交互指南(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里,就写着这么几条建议:
让用户清楚地知道他需要等待;
为了掩饰等待时间,可以在加载中给出一些游戏上手指南、娱乐视频或是有趣的图表;
为应用的加载屏幕设计定制的动画或是元素,让用户有更沉浸式的体验;
最后,就是越快把内容呈现出来越好。
像Instagram这样,让用户在图片加载出来之前先看到毛玻璃效果,就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Google在图片搜索结果未加载完全之时,呈现在页面上的是图片底色的色块。
进度条是从PC时代一直沿用到智能手机上的设计元素。
卡内基梅隆大学人机交互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几种不同的进度条中,相比起速度平均的进度条,减速式的呈现方式和从右向左移动的进度条都会让用户觉得等待时间更短。
“我一直都对一个假设问题很感兴趣:一台事实上很慢但是令人感觉很快的电脑,和一台用来和感觉上都很慢的电脑,你会选择哪一个?”研究的负责人哈里森教授曾表示,“还好,现在我们的两个选项已经变成了一台很快的电脑,和一台因为好的交互设计而显得更快的电脑。”
总之,好的交互设计不一定时时刻刻都有用,但是在这个用户随时会离开的时候,没有设计一定是最糟糕的选择。
文/唐云路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