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消息,不管是无线充电,指纹识别,还是面部识别,在被苹果采用之前都不是什么新鲜技术。不少公司都本打造出像iPhone X这样的产品,但为什么它们都没能做出来,或者老没有苹果做得好呢?国外媒体Digital Trends副主编杰弗里·范坎普(Jeffrey Van Camp)近日撰文就该问题进行了详解。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一直在创新前行,不断地创新,再创新。”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在位于苹果新总部的乔布斯剧院描述iPhone的十年历史的时候说道。他说的没错。苹果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超过了任何其它的公司。它从2007年开始掀翻黑莓、诺基亚等昔日的手机市场霸主,有条不紊地每年给iPhone添加新的功能特性。这将我们带到2017年和iPhone X,该款手机支持面部识别和无线充电,采用边角圆润的全面屏设计。
在库克发出iPhone X将会定义下一个十年的智能手机的豪言壮语之时,我认识到那并不是夸下海口。他可能说得对。十年来,苹果“一直在创新前行”,几乎没有任何的对手。很难想象在下一个十年里这会发生变化。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但目前来看,没有任何其它的智能手机公司有希望在短期之内推翻苹果的霸权。
也许,苹果的神奇魔力部分体现在它不会受竞争对手的节奏的影响。它给像iPhone X这样的设备慎重挑选了一些科技创新技术,并巧妙地给它们一一打造使用案例。然而,尽管苹果产品做工相当精致,但它的一年升级迭代一次(或者更长时间)的周期颇为缓慢,让人容易预料,让竞争对手有机可乘和容易占得先机,它也往往每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才打造全新的产品设计。
表面来看,抢夺苹果的用户似乎轻而易举;但还没有公司能够做到这一点。Android手机厂商们非但没有迫使苹果加快产品更新,如今反而跟着苹果走,进入其挤牙膏般的缓慢创新节奏。那些新技术明摆着在那儿,但只有苹果能够将它们整合成令人兴奋不已的漂亮产品。
时下出色的手机厂商不在少数,但为什么它们就无法奋起应付超越苹果的挑战呢?苹果已经统治智能手机市场十年了,为什么还没有其它的设备厂商能够真正逼近它呢?
三星本可造出iPhone X
以三星为例。苹果头号竞争对手为什么就没有在它的其中一款Galaxy手机上推出首款完全无边框的屏幕呢?它有那样的技术。三星是苹果iPhone X全新的OLED屏幕的制造商。该屏幕边角圆润,几乎占据手机的整个正面区域。不知为何,它还没能够在自家手机产品上提供该类技术。Galaxy S8和Galaxy Note 8非常接近于那种技术,或许是因为三星知道苹果要走哪个方向,但这并不足够。(“Android之父”安迪·鲁宾领导打造的Essential Phone手机也非常接近——它的正面上方有凹口,但它走得还不够远。)
苹果iPhone X的屏幕实际上会给你一种“wow”的惊艳感觉。它看上去非常神奇。屏幕采用曲线优美的圆角设计,给人一种科幻的感觉,为摄像头留出的弧形凹口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苹果打碎了手机屏幕必须要四四方方的传统。但无边框全面屏技术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夏普早在2014年便推出了类似的“无边框”技术。苹果只是削掉了屏幕的边角,就迈出这么一步——大胆推向极限——它就让自己完全与其它公司区分开来。
三星有时候也挑战极限。它在这方面最大的成功是率先推行并坚持的一些颇为幸运的大胆设计,比如曲面侧屏幕和引领大屏手机风潮的Galaxy Note产品线。Galaxy Note表现十分强势,致使苹果也不得不推出大屏产品。遗憾的是,三星没有延续它的强劲势头。它有过它的辉煌时刻,但它的重心和纪律性摇摆不定。市场竞争让三星拿捏不定。对于自己的手机创新,它常常都不够坚定,有些轻率。它常常都跟随别人走,鲜少引领市场。
是的,像三星这样的公司实际上有能力抢在苹果之前引领潮流,但它却仍然只是追随者。许多手机厂商都研究网上流传的关于苹果新产品的诸多传言,它们甚至在那些产品上架几个月或者几年前从供应链打探苹果在捣鼓些什么。但除非你也能够打造出更加出色、更与众不同的产品,抢占先机的策略不会奏效。那正是苹果的竞争对手们挣扎的地方。仅凭效仿苹果的设计选择,你不大可能会击败苹果。
苹果赋予新技术实用的用途
我们再说回iPhone X。它本来不该是让面部识别技术变得备受关注的那款手机。三星去年也推出了“虹膜扫描器”,但它没有着力推行该项功能,做得也不够完善,因此没能让它变成手机标配。一张简单的照片,就能骗过三星Galaxy S8的虹膜扫描系统。苹果推出了一个实际上十分安全的版本,让三星相形见绌。在演示介绍的时候,该公司特别谈到照片、面具和其它的伎俩都无法欺骗其支持3D深度感应的Face ID面部识别技术。由此可以看出它在该项功能上花了多少的心思。正如他们所说的,空谈不如实践,但从苹果过往的表现来看,Face ID很有可能会跟它所说的那么可行。
面部识别技术已经出现了好些年,但其它的公司没有花心思去做好它。而苹果要做的就是,上台隆重地将它展示出来,让我们知道它如何让iPhone变得更加安全,更易于使用。这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一番。另外,苹果还加入了涉及面部表情跟踪的Animojis技术。这又是一项源自Face ID技术的有趣功能。
苹果在2013年就在Touch ID指纹传感器上玩过同样的把戏。当时,指纹传感器其实进驻笔记本电脑和部分手机好几年了,比如摩托罗拉Moto Atrix和旧式的Windows Mobile设备。苹果将指纹传感器嵌入iPhone 5S以及之后的每一款iPhone和iPad,进而让该部件变成了手机标配。它赋予了该项技术两重目的(解锁和购物),将它深度整合到iPhone,就像Face ID那样。Touch ID技术亮相还不到一个月,HTC便给它的一款手机加入了不算安全的劣质指纹传感器,三星也匆忙地给它的下一款旗舰机(Galaxy S5)加入了该项功能。两家公司都没有花时间去将该技术做完善。
iPhone X还加入了无线充电这一三星和其它的一些手机厂商早几年便推出的功能。不过苹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出一个无线充电垫,让你可以同时将iPhone、Apple Watch等苹果产品放在上面充电,使得你的床头柜或者桌子不再需要放置各种乱七八糟的充电线缆和充电器。
最后,看回iPhone 7 Plus上推出的双后置摄像头——又一项市面上众多产品都拥有的功能。LG至少尝试过通过提供广角拍摄来让双摄像头变得有用,但只有苹果想到给人像加入简单但不失漂亮的背景模糊化效果,同时利用新增的摄像头来给用户带来两倍光学变焦功能。iPhone 7 Plus的摄像头确实很好用。很可惜只有苹果能够赋予新增的摄像头实质性的意义和用途。
苹果所做的无非就是赋予这些技术精心拟定的实用用途。为什么竞争对手们就难以做到这一点呢?
大批失败的好点子
苹果的竞争对手放弃了许多前景不俗的想法,因为它们没有足够快速地提升季度利润,或者没有带来立竿见影的成效。模块化设计(LG的G5模块和“Friends”),HTC令人惊叹的Boomsound扬声器,诺基亚让人难以置信的4100万像素摄像头……这些都是些本有希望掀起改变的功能特性,它们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它们并非出自一款整体十分出色的产品,又或者因为它们没有被赋予一个可让它们发光发亮的使用案例。
苹果也似乎是唯一一家能够推出新产品品类的公司。尽管努力了多年,但谷歌在谷歌眼镜和增强现实项目上都没能取得成功(它如今在重新努力)。现在,苹果似乎要一下子就抢在前头,让增强现实变成iOS 11系统中人们非常想要的一项功能。
这些年,曾尝试与iPad和Apple Watch展开竞争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产品也多不胜数。Android设备厂商在苹果Apple Watch诞生4年前就知道它在做手表,比它早一年多开始推出该类产品,但它们还是打造不出富有吸引力的智能手表。与此同时,Apple Watch如今是全球最畅销的手表。
苹果有必要成为第一家推出完全无线化的耳机(AirPods)的大型科技公司吗?无线耳机技术早就出现,但只有苹果花时间去将它做好来,重视该项技术。它甚至不惜取消iPhone 7上面的耳机接口来推动该项技术和其它的创新的发展——尽管引发了不少用户的不满。它也没有改变主意。今年iPhone 8或者iPhone X都没有耳机接口。那种执着让它一年后在日益增长的无线耳机市场收获了85%的份额,而且没有给iPhone的销售带来多大的影响。
还没有任何一个iPhone竞争对手琢磨出足够强劲的长期愿景来冲击苹果,这实在令人困惑。
固守成规无法击败苹果
苹果并非不可战胜。它也有它的软肋。看看Spotify,苹果流媒体音乐服务Apple Music推出就是因为它;又或者看看亚马逊的Echo智能音箱,该产品如今广受欢迎,促使苹果也计划推出HomePod音响来应战。亚马逊的Alexa语音助手也逐渐变得无处不在,而苹果当初催生这一切的智能助手Siri则在日渐衰退,没有方向性。凭借Alexa,亚马逊可谓取得了一项苹果式的成就,我们所有人也因此受益。苹果很有可能在琢磨给它的语音助手带来亟需的升级更新,应对Alexa的冲击,这一局面无疑会让所有人都受益。
亚马逊正在快速成为设备领域不容小视的一股力量,也正开始塑造智能家居的未来。它没有贻误战机,没有让苹果先发制人。它显示出了它的领导力、专注力和愿景。(但愿对于下一款Fire Phone它也能够开窍,假如它有冲动再次涉足该市场的话。)Roku是另一家在大力践行其愿景的优秀公司,苹果则多少忽略了Apple TV,该机顶盒才刚刚迎来两年以来的首次升级。
蒂姆·库克展示完iPhone X的时候,还引用了乔布斯反复说过的冰球王子韦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的名言,“我预先滑到冰球将要去的地方,而不是追着冰球跑。”苹果长久以来一直都在遵循这句名言,但当它在跟技术娴熟的对手同场竞技的时候,它滑得努力多了,也快速多了。在移动市场,它都不怎么需要思考那个冰球,因为它已经得到了大多数的分数。
我期待着这么一天的到来:更多的苹果竞争对手开始滑向冰球要去的方向,把那个创新冰球往它们自己的方向推打。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