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今天刊文称,香港正在酝酿一场支付大战、支付宝、微信支付正在向香港的西式金融系统发起挑战。为了吸引出租车使用其支付应用,支付宝和微信推出了一系列奖励措施。与此同时,香港传统支付卡八达通也发起反击,推陈出新,为出租车司机开发应用。文章指出,如果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能够在香港站稳脚跟,那么它们也有望扩大到欧美市场。
以下是文章全文:
两年前,支付宝的天青蓝Logo开始出现在中国香港的机场,欢迎依赖这一热门支付应用的内地游客。
近几个月,香港出租车开始使用支付宝。现在,商店和精品屋也已接受这一支付应用。
这些都是香港即将爆发的一场支付大战的前兆,将考验西式金融系统——依赖银行、借记卡和信用卡——能否抵挡住两款内地热门支付应用的挑战。在内地,人们都在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消费和转账。
如果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和控股公司的微信支付能够把支付业务扩大到香港,并在这里赢得新用户,那么他们为何不能把业务扩大到欧洲和美国呢?
支付大战一触即发
“这里将成为战场,”安永咨询服务驻香港金融科技专家詹姆斯·劳埃德(James Lloyd)称,“未来12个月至24个月,我们将会看到消费者支付和零售银行市场迎来大洗牌。”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内地蓬勃发展,它们为数百万银行服务不周到的用户提供了一种通过手机储存和使用现金的简单方法。市场研究公司易观国际的报告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支付应用在内地处理的消费额达到37.7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9亿美元),环比增长28%。其中,支付宝处理了54%,微信支付处理了38%。
香港的数字钱包消费增速已超过信用卡
相比之下,香港已经拥有一套成熟的西式银行系统,以及流行替代品——可重复充值的八达通智能卡。这种色彩鲜艳的智能卡已经被广泛用于公共交通和便利店中。现在,来自内地的支付应用正威胁着颠覆这一现状。
尽管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向海外的扩张表面上是为了帮助中国游客,但是金融行业普遍预计,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利用已建立的基础设施吸引本地人。这一模式已经开始显现。
在香港,巨大压力迫使商户们接受内地支付应用。香港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内地游客占据了香港过夜游客消费的72%,贡献了165亿美元,并置办化妆品、奢侈品以及其它商品。商户的签约为香港居民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开辟了一条途径。
支付宝在去年5月为香港推出了电子钱包服务支付宝HK,自那之后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100万人。今年3月,马云旗下蚂蚁金服和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在香港成立了支付宝合资公司AlipayHK。支付宝和李嘉诚分别是内地和香港首富。
瞄准出租车
数十年来,香港的出租车只接受现金,但是一些出租车也开始通过打车应用接受付款。支付宝和微信在去年推出了一系列奖励政策来吸引出租车司机,包括现金回扣,他们的Logo很快就开始出现在了更多出租车上。
“扩大我们的服务,确保为我们的用户和商户提供一个更好的无缝体验,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之一。这不仅针对香港,还覆盖中国华南大湾区。我们将继续寻找机会,”支付宝港澳台地区总经理李咏诗(Venetia Lee)在2月份表示。腾讯发言人不予置评。
八达通也发起了反击。这个一度被99%香港居民使用的智能卡去年开始在出租车中推出二维码,以便乘客可以进行移动支付。最近,八达通又为司机推出了一款应用,使得他们的手机能够直接扫描乘客的智能卡。
银行业感受到了威胁
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在一种数字支付系统,将对接银行和八达通等储值卡。这个项目名为快速支付系统,定于9月推出,允许人们使用港元或人民币进行实时结算。
金融公司的紧张是有先例可循的。在主导了中国内地支付市场后,蚂蚁金服启动国际扩张的首批地区之一就是东南亚,打算从4.5亿难以获得银行服务的人中寻找机会。蚂蚁金服在泰国、印尼以及菲律宾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转账、贷款等服务,发展迅速。
东南亚最大银行星展集团(DBS Group Holdings)一直在努力抵挡支付宝等应用发起的攻势,尤其是在其本土市场新加坡。从2012年至2016年,星展集团投入了大约35亿美元升级其技术,包括开发支付应用DBS PayLah。在新加坡,DBS PayLah拥有大约80万用户。星展集团在香港也有很大业务。
“我们处于(战争)的前线,”星展集团CEO高博德(Piyush Gupta)在本月接受采访时称。
美国银行“备战”
数千英里之外,美国银行正在“修筑防御工事”,迎接中国支付应用的到来。去年,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等美国大型银行抱团推出了一项新的P2P支付应用Zelle。信用卡公司也已提高了奖励计划,利用这些好处留住用户,让他们在转用其他应用时三思而后行。
与此同时,支付宝已经与美国支付处理服务商达成协议,以帮助中国游客的名义向美国扩张。去年年底,支付宝的Logo已经出现在了纽约出租车上。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赏